勇于創新是他孜孜不倦的追求,穩重踏實是他低調內斂的品質,“工作需要實干”是他一直踐行的座右銘。他就是鋰電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設備工程師秦方,不忘初心、潛心學習,兢兢業業地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從普通員工一步步成長為優秀業務骨干,是一位實至名歸的“多面手”。
勇于開拓,在工程領域叫響當升品牌
在他人眼中,“秦方能力很強,在當升蜀道項目中負責多項關鍵任務,無論是與設計院對接、項目計劃推進,還是政府手續辦理,他都能游刃有余,駕馭得當。”
當升蜀道建設前期,通過對行業信息的深入收集和先進產線的精密分析,他不斷嘗試和摸索,深入優化產線設計方案,使單條LFP產線產量提高數倍。在對接設計院時,他推動設計人員巧妙利用山地地形和原有廠房設計,極大節省了土石方工程,降低了施工難度,為公司節約了3000多萬元的鋼結構成本。當升蜀道廠房從設計審批到實際施工建成,不僅保證了工程質量和效果,而且取得了降本增效、節省時間等多項亮眼成績,再次刷新了鋰電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項目建成速度紀錄。
敢于突破,用求變思維推動設備創新
他時刻保持開放的心態,接受新任務,迎接新挑戰,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運用創新的思維方式,引進新設備、優化新工藝,為公司技術創新提供有力支撐。
除推動攀枝花項目建設,秦方還設計并建成鋰電新材料研究院多元及LFP中試線,實現了產品從小試到中試的快速轉移。他推動引進立式砂磨機,不僅避免堵網風險,還使研磨效率提升30%,有效提高了生產效率。他牽頭引進全自動粒度檢測儀,實現在線檢測,極大節省了人工成本。同時,在他的不斷探索創新下,全自動投料站也將在當升蜀道產線測試運行。
善于學習,以空杯心態收獲豐碩成果
秦方常說:“身處在一個高速發展的創新型企業,前途固然光明,但不能好高騖遠,要堅持學習‘充電’,沉下心踏踏實實做好每一項工作,把每一個挑戰都當作自己成長道路上的基石。”
他始終以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為目標,深入鉆研工裝設備開發設計,堅持不懈提升專業技術能力。他通過學習加水工藝、材料特性等內容,設計開發了適合公司的廢水回收再利用裝置以及收塵及落地料除磁設備;通過對單臺砂磨機、單臺隔膜泵的研究,解決了細磨供料不平衡問題;經過長期鉆研與不懈努力,成功取得了一項粉體材料雙向圓盤給料裝置專利。
性格溫潤、勤勉敬業,是其他部門對秦方的印象;吃苦耐勞、不言放棄,是工程團隊對秦方的評價;不懼挑戰、勇于擔當,是秦方成為崗位“多面手”的強力支撐。他用熱愛與鉆研,為鋰電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已然成為公司廣大青年員工學習和看齊的榜樣。